金環蛇,俗稱金甲帶、金包鐵、金腳帶、花扇柄、雨傘柄或佛蛇等,是環蛇屬的一種,是毒性很強的蛇。一般來說,金環蛇和其他環蛇屬的蛇一樣,動作緩慢,不愛攻擊人類,主要以小型脊椎動物為食。金環蛇的毒性較其近親銀環蛇弱,但仍然屬劇毒蛇,而數量也較銀環蛇多。
銀環蛇,又名寸白蛇、過基甲、過基峽、簸箕甲、手巾蛇、銀腳帶、雨傘節、金錢蛇、銀蛇、花扇柄、雨傘柄、小白藥蛇、台灣克雷特等,屬眼鏡蛇科環蛇屬
中華眼鏡蛇,又名舟山眼鏡蛇,在廣東、香港俗稱飯鏟頭,台灣則稱之為飯匙倩、飯匙銃、膨頸蛇。屬於眼鏡蛇科,分布於中國南部、台灣和中南半島的中低海拔地區,屬大型蛇類,由於常呈眼鏡狀,故被稱做為眼鏡蛇。
眼鏡王蛇,別名「過山烏」,是世上最長的毒蛇,體長可達5.6公尺,
分布在印度及菲律賓、印度尼西亞等東南亞一帶,主要棲息於熱帶雨林中,以別的蛇類為食。雖稱為「眼鏡王蛇」,但此物種與真正的眼鏡蛇不同,它並不是眼鏡蛇屬的一員,而是屬於獨立的眼鏡王蛇屬。
因各種因素,眼鏡王蛇常被認為是一種相當危險的毒蛇。
青足蛇
越南 山烙鐵頭蛇
珊瑚蛇
由於品類眾多,因此各種蛇類的本性行為亦變化多端,大多難以觸摸。洞棲性珊瑚蛇大部分時間都在挖掘地洞,只在雨季時或繁殖期時才走到地面上活動。一些品種如蘇利南珊瑚蛇(Micrurus
surinamensis)幾乎只待在水中,平日只緩慢游動於長有大量可食用植被的淺水地區間。
珊瑚蛇也如一般眼鏡蛇一樣,長有一對尖銳的管溝牙,可咬緊對手並注射毒液,但珊瑚蛇的尖牙較為短小,而且固定在顎骨上,不能作出大幅度外露以進行侵略性咬擊。
由於珊瑚蛇的毒性稍遜於一般眼鏡蛇,令對手失去活動能力所花的時間也較慢,所以牠們在咬著對手時通常會緊咬不放,保持姿勢,讓注射入對方身上的毒液能慢慢發揮功效。珊瑚蛇並不屬於容易發動咬擊的蛇類,大部分咬傷人類事件都是因為牠們受到突然的挾制,一時受驚所作出的自然反應才會導致。